這部電影在2004年上映,不是新片了,我在圖書館無意間看到的,片長近三小時,很讓人感動的一部片子。
開場是一名男孩,母親在昏黃燈光下幫他洗澡,男孩則慢慢拼出一個字,quarantine,意思是檢疫隔離,極度詭異的畫面。
這是一部傳記電影,講著名飛行家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的故事,他在1905年出生,父母雙雙在他十七八歲時去世,留下大筆遺產,他先是投資電影製片,後因對飛行的興趣,買下TWA航空,並且在兩項事業都成就非凡,得過奧斯卡金像獎,以及國會表揚其環球飛行的獎章。
看電影和傳記不同的地方在於,導演會用手法將想說的故事在小地方透露給觀眾。這部電影透露出來的是悲傷的情緒:即使休斯拍的電影大賣,首映會上卻是他生澀、不擅交際的窘迫表情;即使他創下飛行的高速紀錄,卻看到他因為潔癖,把手洗到割傷出血的鏡頭;還有在壓力大時,突然出現的口吃現象。
「這是未來的趨勢…未來的趨勢…未來的趨勢…」休斯兩手握住嘴,想阻止控制不住的反覆饒舌,一旁助理的同情,正是觀眾此刻的心情。
鏡頭最後回到最初的昏黃畫面,男孩拼完字,對母親說:「以後我長大,要開飛機,要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!」臉上是一付堅毅無畏的表情,他做到了!幾次財政事業危機,他都願意拿所有資產做賭注來完成夢想,如此的堅持讓我感動。
當然,這樣的情緒描寫無從證實,純粹是導演馬丁Martin Scorsese的鋪陳,也是導演的慈悲。片尾藉由休斯助理的話:「讓他在世人眼中保留最好的一面。」沒對休斯晚年因強迫症惡化,作任何殘酷描寫。
XF-11
1946年試飛XF-11偵察機,幾乎喪命後,休斯的健康和事業開始走下坡,往後十多年在一個接一個替換的旅館中度過,除了私人護理之外,不再公開露面,最後在從墨西哥住處飛往德州就醫途中逝世。
和張愛玲一樣,孤獨對天才來說,似乎是分不開的宿命。
我不喜歡台灣對此片的譯名-神鬼玩家,感覺是對休斯的不敬,有些影評更把休斯比喻成潔癖男,認為整部片是他個人的風流和瘋狂史,但是此片獲得奧斯卡11項提名,以及五個獎項,還是非常值得一看。
題外話,這是休斯本人,個人覺得比主演此片的李奧納多Leonardo DiCaprio,也就是鐵達尼號的男主角,好看多了。
這是休斯最引以為傲的發明 可以從水上起飛的H-4 Hercu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