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嚴選好文>
喜歡數學的孩子不多吧?怎樣讓小孩對數學有興趣呢?這是美國教育一直很重視的問題。老外不喜歡強迫學習,不僅父母如此,老師也不例外,總覺得能吸引小孩主動學習的教育才能深植孩子的心,跟學生間的戰鬥才能減少,輕鬆有趣的學習才走得長遠。
因此,美國小孩的回家功課不多,頂多花一小時,有時還完全沒有,每天孩子上學,期待的是看到好朋友、喜歡的老師,以及放學後的社團活動。小學時的社團種類較少,老師開學時會發通知,也會特別建議興趣相近的學生參加,所以家長能得到充分的社團訊息;但是中學以後就不同了,中學以後的孩子被學校視為得完全獨立,不需要家長大小事都管,想參加社團的話,請自己看公布欄、自己找同好參加。學校每星期五有個時段,讓大家輪流嚐試各種社團活動,喜歡的人課後可以留下,不喜歡就算了。
社團包羅萬象,各種球類運動、音樂、美勞、園藝、西洋棋…甚至動物解剖。今年,大女兒因為要好同學的遊說,加入了辨論社和學術問答競賽社;小女兒則參加了一個很讓人跌破眼鏡的“數學遊戲社團”,也是因為好朋友的要求,嗯,上了學的孩子,同儕間的意見總是孩子的第一順位,這沒什麼不好,表示社交能力不差,人緣還不錯,有困難可以找同學,不用永遠躲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了。
很少寫小女兒,因為她走的路跟姊姊太像,可是姊姊拿遍所有獎盃,妹妹呢?從來沒有。其實她也很優秀,拼字比賽全班第一,但是校內比賽第四,無法晉級;地裡競賽則在第一輪就被淘汰;歷史、繪本、新詩、海報競賽…全都擦身而過,到了我幾乎不敢鼓勵她參加任何比賽的地步,平凡就好。
有天,她問媽媽:「我知道媽媽很不喜歡開車,可是有同學希望我跟她一起參加一個社團,每個禮拜要留下來兩次,星期二和星期四…只留一次也沒關係啦!」
小女兒的特質是很甜、很體貼,會幫我顧慮不擅開車的煩惱。我說:「兩天都留下來沒關係啦,反正有一天正好姊姊也要留校,我等於只要多開一次車。」
什麼社團這麼有趣呢?24 game,一種四人一組的數學紙牌遊戲,紙牌上有四個數字,必須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把結果湊成24,依難易程度給1到3個點數,最後加總看誰的分數高就獲勝。
規則不難懂,如果數字全是整數也還好,要是有些數字是分數,甚至有小數點呢?可以用紙筆嗎?不行喔,只能在腦子裡算,連用手指比劃都不行,手必須放在桌上指定的位置,這比賽在我們郡只提供給五六年級的學生自由參加,問姊姊當年怎麼沒參加呢?
「四個人瞪著卡片發呆?我沒興趣!」
是真的有點枯燥,尤其是對觀賽的觀眾來說。小女兒居然對學科有興趣,而且還是數學!我當然得加倍鼓勵,絕對不能有很無聊的表情。我問:「可以借卡片回家練習嗎?」哈,很標準的台灣媽媽,有比賽就是要多練習啊!
「可以,老師說借多久都沒關係,學校很多。」老師恨不得每個學生都參加這個社團吧!
紙牌長這樣,很奇怪喔,一攤開紙牌,全家四人全都被吸引過去,誰也不想認輸,瞪著那四個數字努力想答案:6、9、4、0.5。
「Got it!4*0.5*9+6=24。」小女兒在學校練習過,解題速度好快!不過,這題只值一分,表示很簡單的意思,來看一個比較難的三分題:3、2、0.2、7.2。
我一看到小數點就冷了半截,大女兒說:「討厭,我算出的是23!」她的算法是(7.2-0.2)*3+2。
「Got it!」小女兒又算出來了!這裡先賣個關子,給大家猜一猜吧。
這遊戲其實滿容易讓人上癮的,不知不覺就開始在腦子裡轉:到底怎麼算咧?然後算出一題就想再試下一題,老公居然還上網查遊戲網站,在網上玩起來。
校內比賽報名的人不多,12人,取前八名,勝算很大,會傷心的小孩比較少,是個很值得參加的比賽。比賽地點在餐廳,中午的時刻,家長可以去觀賽,可是小女兒卻說,她問過了,沒有人的爸媽會去,拜託我也別去…唉,中學生的小孩就是這樣!已經不喜歡父母出現在校園裡了!也好,在家等消息比較不緊張。
結果小女兒居然是全校第二名耶!終於終於可以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啦!這也是她第一次校外比賽喔!我當然要去啦!而且所有家長都會去,因為場地在社區大學的禮堂,隆重多了。
今年有超過三百位選手,每四人坐一桌,靜悄無聲,裁判不用宣讀題目,只需放一張牌在眾人前,等15秒時間超過,沒人回答就換牌;知道答案的人用手指,不能超過三隻喔,在紙牌中間的紅框內點兩下,然後說出解答,答對者可以留下該張牌,答錯換牌。一場比賽十五分鐘,要是答得快,把規定內的紙牌答完,也必須乾等到其他桌的人都結束才能離開,觀眾則只能瞪著天花板上懸掛的計時鐘發呆。
這是前兩回合,每次15分鐘,每年級選出前16強參加第三回合10分鐘,前四強可以拿到桌上的獎杯。
所有參賽者和家長分開坐,各校由領隊老師集合學生在等宣布前16名時發紀念品,一件T 恤和一張獎狀。六年級共有九所學校報名,每所學校3-9人,我還滿慶幸小女兒的學校派了八人參加,多一點名額參加校外比賽對學生總是一種鼓勵。
更高興的是,小女兒進入前16名喔!等於每所學校的前兩名都擠進決賽,很不簡單啊!前16名的獎品是一張免費電影票,欸,是有點小器,贊助學術比賽的公司行號總是不多啊!
第三回合只有十分鐘,不過紙牌居然變了!變成兩個轉輪,各有三個數字,中間交集的空格必須想出另一個數字,讓兩組數字的運算結果都是24…沒聽小女兒提過這種規則啊!天啊,她也從沒練習過這樣的算法,好難喔!
果然,坐在比賽桌前的小女兒,只伸手點過一次,但顯然答案是錯的;同桌的比賽者只有一名男生做過答,比賽結束後,小女兒說,這關她不會過了,因為她不僅沒得分,還因為錯了一題被扣分。這次前四名的決定是每桌選一名,跟準決賽時全部打散記分不同,小女兒這桌的優勝就是那名小男生。
第五回合也是同樣形式的紙牌,計時十分鐘,定出前四名的名次。小女兒學校的第一名得到全郡亞軍,有75美金的獎金,冠軍有一百美金,第三第四名則分別是50美金和25美金。五年級和六年級同樣選出前四名,得到相同的獎勵。
我問小女兒:「那第三回合的比賽方法怎麼突然改了呢?臨時變動還能答對,真是厲害啊!」
「老師有跟我們說過,可是學校沒有這種紙牌可以練習,只有去年參加過比賽的Grace看過。」
「怎麼沒跟我說呢?網上應該找得到練習吧?」
「我找過了,沒看到。」
真的嗎?現在什麼東西會在網路上找不到呢?果然,回家後,我在24 game的官網(點進去)上找到了!紙牌長這樣,有興趣的朋友們,不妨買來玩玩,這是一種很有趣,又很能讓人上癮的數學遊戲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