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外看到徵《親子出遊》的照片,手邊剛好有自己非常得意之作:小女兒一手拖著很大的滑雪板爬上坡,一手抱著別出心裁、隨手捏成的小雪球,還鄭重取名為“Friendly友善”,背景是潔白光滑的雪景,映照腳下充滿雜涾足跡、深深雪印的雪地,陽光正好,映上女兒的歡顏…這禎照片最後果真讓我入選!
很少寫到小女兒,頂多在許多大女兒的學校紀錄裡提到,或是零星出現在其他生活雜文中。我也知道不公平,只是,排行老二又是同性別的孩子,總是讓父母沒有新鮮感,所有的親子接觸都不是第一次了!於是,大女兒的生活照是小女兒的兩倍,衣櫃裡的衣服幾乎都是當初買給老大的,玩具、童書更別說了,全來自姊姊,真是差別待遇啊!
我自己就是老二,從小就很怨嘆不受重視,姊姊可以留長髮綁辮子,我永遠只能剪阿哥哥頭;姊姊學芭蕾、學民族舞蹈、當七仙女;妹妹們學鋼琴,我被遺忘在中間,什麼都沒學。安靜乖巧、會察言觀色,成了我的個性。
小女兒似乎也凝聚了此特質,每年都被學校選為“最善解人意的小孩”。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是擁抱所有老師和同學,男女同學都抱喔!也許因為個子嬌小,比同學矮一個頭,所有同學都當她是班上的寵物般照顧,人緣好到每個男同學都選她當得獎時一起受獎的同伴,雖然也很內向,講話也不大聲,但是全班都寵她。
在家裡,她以完全不同的方式,取得全家的注意。前陣子鄰居朋友紛紛剪報送我們,因為大女兒三度得到全郡拼字冠軍,又上報啦!小女兒問:「為什麼別人有報紙,我們沒有?還要人家送?」我們全都瞠目喈舌!時下說的臉上出現三條線,大概就是如此。最後還是凱有耐性解釋:「報紙是要訂的,要買的,我們沒訂,所以沒報紙。」
「喔,我以為是免費的。那星期三為什麼都有報紙丟在我們家門口呢?」
「因為那是免費的小報,不是正式的報紙。」
原來小女兒也不是腦筋結構不正常,她的判斷還是有點根據,只是超乎常人,太出人意料!
凱常說,這個小女兒啊,書唸不好沒關係,一定會嫁得很好,因為太可愛了!
其實她的功課也不差,雖然英文平平,至少數學還在資優班;雖然似乎沒有考運,總是拿B,但是錯的都在問答題,有跟常人非常不同的思考方式,固執又單純。比如故事的場景類似英國,但是作者完全沒提,小女兒就會直接把主角放在英國,回答所有問題。
我說,下次小心一點,不要寫不確定的答案。小女兒會說,B已經很好了啊,有的同學拿D耶!況且,我以後長大,只要當姊姊的助理就好。
這是個跟一般人完全不同的人生觀,跟我總是自覺不夠好的心態迥異!小女兒在意的不是學業,對她重要的是外在的人事,同學有人跌倒嗎?領到的點心和獎品夠回家分給家人嗎?她有顆非常善良的心。
我常想,大女兒的功課非常好,以後朝的一定是要花腦筋的事業,也許能擁有顯赫的頭銜,但活的未必輕鬆,也未必快樂;小女兒也許天資平平,但是左右逢源的個性可能讓她的前途一路順暢,永遠有貴人相助,我又何必太過苛求?為人母最終的希望只求兒女快樂。
是的,能看到孩子快樂的笑容,是剛剛好的幸福。她,今年才十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