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了竹筍季啦,每年五月,後院的一小片竹林就開始冒出筍子,細細長長的,大約只有一到二公分粗,歷時一個月,聽說這叫箭竹筍。前老美屋主其實是為了美觀,又能當圍籬栽種的,剛搬來時,很怕冬天一到,這片竹林會被凍死,結果居然能過冬!難道是因為馬里蘭州不算太冷嗎?還是竹子本來就能在冬天生長呢?總之,竹子的生長速度實在驚人,即使每周採兩次,還是有竹筍一夜之間就長太高,不適合採了!
看一下大豐收的樣子,兩個女兒和老公都在我的傳授之下,知道怎麼剝竹筍。
剝好的竹筍斜切成段,燒開水燙過,就可以做各種料理,比如:加麻油、鹽、醋、糖、一點點辣椒做涼拌;或是炒肉絲;甚至煮湯、魯肉,都很好吃。沒吃過的老美覺得很像蘆筍,不過要他們如法炮製都嫌麻煩,一點也不想接收過多幼筍,鄰居還告誡,除草時記得除掉,否則竹林會越火速蔓延,小心後院有一天會被佔領!
去年曾經把小一點的竹子連根挖起,很難挖,因為竹子的根部橫向蔓延,所以很粗,決定好挖哪一叢後,就得把相連的根切斷,然後整叢種進花盆。剛開始長得很茂盛,不斷長高長分枝,當時置於客廳當室內植物,得把太高的枝剪短,又想有整齊竹林的感覺,便把下半部的分枝也除去,哪知盆栽卻漸漸枯萎,是修剪的季節不對嗎?還是完全不能修剪或種盆栽呢?也許今年會再試種看看,因為這綠竹盆栽真的很美喔!
院子裡還有dill,看起來很像我們的茴香,查了字典說是蒔蘿,或叫洋茴香。上回母親來,特別跟她確認,可是母親卻說不一樣喔,我們的茴香比較小,可以整棵拔起來煮,我家後院的茴香有半人高,梗很粗硬,即使是小分支都得去小梗,要我別亂吃。嘿嘿,我沒聽她,每次煮義大利麵或炒菜煮湯都會加一些,味道真的很像茴香喔,這次加進箭竹筍沙拉,也很好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