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特婁
旅行會讓人興奮到睡不著,平常不超過八點半不會起床的我,今天六點半就醒來啦!
加拿大用的是公制,路上的速限講的是公里,剛從美國進來時,路上有指標提醒:50公里等於30英哩喔!老公趕緊把車上的顯示改成公制,然後很神經的要我拍個照!嘿,飆到110耶!
Mont Royal Park
渥太華開到蒙特婁兩小時,我們又是還不到入宿時間就到啦,老公規劃的景點是離市區遠一些的公園Mont Royal Park,設計人跟紐約中央公園是同一人,然而因為經費短缺,公園並未完全依原意建造。夏天雖然看不到楓紅,也不是滑雪場,但步道很美,是蒙特婁最高點,可以遠眺整個市區。
遊客中心前的台階下擺了台鋼琴,讓愛現的人去彈,我那老公也躍躍欲試,可是西方人敢現的太多啦!居然有對夫妻檔邊彈邊唱邊錄影,渾然忘我,久久不讓位,讓我老公打消念頭,真是!
有別於一般遊客中心詢問台的設計,這裡是像火車站那樣的開放式空間,
有一整排自動販賣機販售咖啡、飲料、零食和三明治。
往下走的山腳下是人工湖。
這是什麼?原來是租放溜冰鞋的地方,冬天的時候,整座公園變成一個大溜冰場!
很可愛的雙人腳踏車。
我們來這公園完全是看一眼遠景,打發進旅館的時間,沒打算走去看有名的十字架,否則在這裡看日出日落應該很美吧。
蒙特婁位於魁北克省,是加拿大第二大城,也正是法語區,物價比安大略省的渥太華高,可是我們訂的美金一百旅館 Hotel Le Dauphin (點進去)居然可以這麼高級。
房間內還有免費電腦可用。
捷運系統
免費停車,走路十分鐘可以搭地鐵。選擇地鐵站附近的旅館很重要,可以省不少停車費,加上計畫待三天,剛好能買三天吃到飽的通行證,一人18加幣,非常划算。視情況也可以買單程或是十次卷、算天、算月或是團體票。
捷運系統不複雜,當然啦,功課不是我在做,但是跟班幾次後,我也會囉!是採顏色管理,只要記得要換哪種色?方向則以頭尾的站名標示,所以看好往哪站開的?哪色捷運?就不會坐錯啦!
捷運站的行駛時間每站不太一樣,大約早上五點半至半夜一點半,晚上別逗留太晚,以免錯過末班車。
地下城
加拿大有台灣夜市喔!可惜不在東岸。不過這裡因為冬天很長,有超大的地下城!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,每年冬天每天有超過五十萬人進出,連接捷運站、火車站、公車站、以及數個大景點,超過120個入口,萬一迷路,可以走出來探頭看看到底是哪條街?
連路口的地圖看板都設計得這麼棒!
地下城最大、最多商家的捷運站是McGill大學,上下手扶梯可以連到上班大樓,路上都是都會上班族,好懷念從前衣著光鮮在台北上班的時候喔!
這家的越南河粉雖然看起來不怎麼樣,用的是免洗餐具、豆芽和九層塔直接加進湯裡、肉片也比美國的越南餐廳厚,可是卻超級好吃!
又點了一份沙威瑪三明治,不過沒有渥太華的好吃。
還是一樣,又是看到美食卻吃不下!真是怪哉,我們已經只點一份,分著吃了說!
有畫廊參觀。
走出來是美術館,可惜記錯時間,已經關門了。
中國城
唐人街是地鐵其中一站,一出站就吃到十幾年沒吃到的道地麵包,好吃到差點掉淚,一個奶油波羅包不到一元美金,大概台幣25。我找了路邊的椅子坐下,就啃掉一個,外帶四個回去當早餐,還加一瓶酸梅汁。好幾家麵包店,看起來這家比較好吃。
一個老外很故意在外面 photobombing
買了個越南三明治。
這家買生煎包。
這家買韭菜盒子和燒賣。
結果,居然就吃不下了!記得好幾年前回台灣也是這樣,去了士林和中壢夜市,才吃三四樣就不行了,好生氣啊!好在要離開蒙特婁最後一晚,我們又晃去吃了日本拉麵 Sumo Ramen。
兩個紅豆餅。
還看見一個學生拉小提琴賺錢,曲子正好是我們很喜歡的柴可夫斯基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。
類似寺廟建築外有人打太極拳。
裡面賣中國藝品。
Notre Dame Basilica
西方的教堂真的是藝術精隨所在,是我們旅行必去的景點。
教徒會進來點燈許願,我也很想啊!可惜不是教徒,凱說不好,上帝會知道我心不誠。
可惜兩次經過都背光。
這裡要收門票五元加幣,點燈一元。
古蒙特婁
讓照片來說話吧,這裡真的很美。
窗台上的花怎麼能照顧得這麼好?
門窗的顏色好搶眼喔!居民都是藝術家嗎?
說實在的,很像歐洲。
連麥當勞都能這麼美。
這幾天走很多路,還好街頭供人休息的椅子很多。
有許多給遊客乘坐的馬車,可是我覺得那馬看起來好累喔!還是別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馬身上吧!
鑄鐵旋轉樓梯隨處可見。
McGill University
這是所加拿大頂尖的大學,校友包括許多諾貝爾獎得主、加拿大總理、太空人以及多位外交使節和國外領導人物。
裡面有個很棒的生態博物館。
出國玩多半是走馬看花,所以不花錢的博物館可以進去盡量逛,要門票就會覺得沒辦法細看,真的不太值,沒錯,這裡免費!
有點讓人發毛的木乃伊。
還有三吋金蓮。
著名小吃
每次出去玩,凱就會花很多時間找尋特色小吃,蒙特婁有名的小吃就在大學附近,腳程能到的地方。
先經過街上一家賣戰爭服飾的店。
西班牙雜貨店。
日本餐廳。
然後就是這家超級有名的三明治啦!Schwartz’s Deli。
這種不太辣的紅椒好好吃喔,脆脆甜甜的,真該買一罐帶回去。
一大塊牛肉煙燻好幾小時,然後切片塗上黃芥末,簡單又好吃。
我們運氣不錯,進來的時候剛好只剩兩個空位,等我們吃完出來,店外面已經排這麼長了!
Wilensky’s Light Lunch是一家店面不大的小店,只收現金,有名的是薄餅三明治“Wilensky's Special”和各種口味的可樂,我們點了巧可力口味。
整個店只有吧檯坐位,但老太太老闆很客氣,看我們拿手機出來拍三明治,就主動幫我們拍合照,天啊,這是我們這趟旅行,除了很不會拍的難看自拍之外,唯一一張合照耶!
Fairmount Bagel 只有外帶,許多當地人買一大帶貝果回家,但是也賣各種抹醬和夾料,比如最有名的芝麻貝果夾煙燻鮭魚。
貝果不用先烤過,比美國貝果薄,但是很軟很好吃,尤其是塗上酸乳酪,夾進鮭魚後,非常好吃!
接著會經過小葡萄牙。
小義大利。
然後回到古蒙特婁。
凱在加拿大最高法院贏過官司喔!
Jean Talon Market
原本只是來看熱鬧,因為之前東一點西一點已經吃飽了,但是這個農夫市場真的很熱鬧,裡面好多奇特的蔬果。
可以只買一個吃耶!旅行通常水果會吃得比較少,這樣來市集吃一顆杏桃倒是不錯。
看到馬卡龍,小小一個兩加幣,但是內餡很足,值得嚐看看。
提拉米蘇gelato 還好,沒什麼特別,不建議。
連店招都能畫這麼美。
這是土耳其甜點嗎?
好漂亮的玫瑰點心喔!可是吃不下啦!
世界煙火競賽
七月一日是加拿大國慶,但是七月十四日是法國國慶Bastille Day,屬於法語區的蒙特婁在這幾天都會有慶祝活動,比如七月一日至八月一日,每星期三跟星期六晚上的世界煙火競賽(點進去),今年共有六個國家進入決賽,我們在蒙特婁那三天剛好碰上去年的冠軍加拿大隊施放煙火。
旅館房間在五樓,從窗口就能看到,煙火歷時半小時很壯觀,可惜手機相機還是沒專業好啦,借用一下網路照片囉!
這是加拿大煙火官網照片
英國最後奪得冠軍,亞軍是法國,季軍是香港隊耶!加拿大今年居然沒進前三名。其實,我還是很希望有一天能去煙火施放廣場看煙火,感覺一定更刺激啦!
冠軍隊英國煙火官網照片
季軍隊香港官網照片
沒得名的加拿大隊官網照片
St. Joseph’s Oratory of Mount Royal
這是加拿大最大的教堂,免費參觀。有世界第三大的圓頂,長長的木頭階梯讓信徒跪伏朝聖,供奉曾經奇蹟治癒數千人的St. Joseph。
創建人André Bessette死後,心臟被保存在教堂博物館內。
全球版大富翁遊戲裡,蒙特婁的代表便是此教堂。
回美國啦
來蒙特婁之前,我那老公每天花幾小時在youtube 上學法文,但此地移民頗多,觀光客也多,老公新學的法語一直到最後一天,在邊境的一家早餐店才派上用場。
這家店的女老闆一句英文都不會說,點了菜單上的早餐,被問蛋要怎樣煎的時候,老公想了一下,說要像流質那樣,哈,好強喔!真不愧是喜歡學外文的怪咖!
那份法式早餐好美味,有一種塗在麵包上的肉醬 cretons很好吃,吃完很傷感,因為就要離開加拿大了!
回美國的路標很清楚,一路上都是往 USA或是紐約的指標。
不會法語去蒙特婁簡單嗎?還可以,因為店員多半也會講英語,只是,有趣的是,在渥太華所有標示和說明都有英法兩種,但蒙特婁就不一樣了,路牌只有法文,即使是中國城這種地方,通常在美國都會把地名加上中文,增加異國情調,可是這裡就還是只有法文!
過宿紐約首府 Albany
離開加拿大不久,會遇上很大的湖Lake Champlain,有簡直像海浪一樣的浪花。
公園裡請大家把垃圾帶走的標示很可愛,中間有個小熊。
得一路找咖啡提神的老公,特地停 Saratoga Springs ,從前因故錯過兩次車展的地方。
雖然只在Albany待了半天,但是市中心的帝國廣場The Empire State Plaza卻是很適合散步的地方。
廣場從1965年洛克菲勒當州長時開始建造,歷時 13年,因為購買附近民宅以及太現代化的高樓設計,引起許多不滿,其中康寧大廈是紐約市之外紐約第一高樓。
這些政府辦公大樓有地下街和議會彼此連接。
巨蛋劇院也在此。
議會免費參觀。
非常美麗古典的電梯。
忘了是誰的座車。
居然還有免費的旋轉木馬!
都市坐落於哈德遜河,很美,兩度獲得全美城市獎。
我們晚餐找了一家哥倫比亞餐廳, Mr. Pio Pio ,分量多得吃不完。
回程又特地去找副總統在Scranton的兒時故居,右邊那棟淺藍房子就是。
碰上不愛拍人像又不愛自拍的老公,我們這趟旅行的風景照兩人共拍超過一千六百張,結果有人像的不到二十張!
然後呢?我喜歡記錄每次旅行的總花費。這次八天玩下來,大約美金一千四,開車旅行真的是最經濟的方式。